凌晨2点到,只能排到第五位……今天你还没起床,杭州这里已经排起长队,错过再等一年

新车上市作者:wang1232025-01-09更新:

△点击上图查看详情

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,也就是民间俗称的“腊八”了。

老话常说,“腊八腊八冻掉下巴”,虽说有点夸张,但腊月的早晨还是真的冷,但再冷的天气也不能阻挡杭州人喝腊八粥的热情。

凌晨六点,杭城实时气温显示只有5℃,天还是“墨墨黑”的,但河坊街上方回春堂的爱心派粥现场已经排起了几十米的两排长队。队伍外边还有不少人拎着五颜六色的无纺布袋,从四面八方赶来。

清晨6点半,河坊街上已经排成长队

老话说,“过了腊八粥就是年”。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,手里拿着一个蓝色无纺布袋子的王大伯告诉橙柿,自己家住闸弄口,深夜12点就出门了,一路走过来的,“当锻炼身体了”。他是凌晨2点到的现场,但已经迟了,还有四个人比他更早,“最前面那个阿姨1点多就到了”。

蓝色无纺布袋子里还装着一个茶杯

路人可能会觉得奇怪,起这么早图什么呢?“当然是讨个吉利”,“一年一次习惯了”,“早上不用熬粥,刚好带回去给家里人喝”……现场马上七嘴八舌起来。

排在第六位的赵大伯今天还带着刚上完夜班的儿子一起来,“老杭州人,喝腊八粥过年,讨个吉利。”

河坊街上等待派粥的队伍

在几十米的长队里,橙柿记者还发现了一位踩着球鞋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年轻小伙子,他说自己刚刚从美国奥本大学毕业回来,今天5点就跟着姑姑出门来体验生活了,“大学四年都没回来过,真是好久没感受到节日气氛了。”

71岁的李阿姨(下图右二),今年又来了,凌晨12点,她从石桥走了4个小时到的方回春堂。

方回春堂派粥

早上7点多,橙柿记者又赶到了中山南路上的胡庆余堂药膳馆,这里也同样排起了长队。不过听店员说,今年队伍都算短了,“往年人还要多。”

排在队首的有一位穿着红色防风衣的吴伯伯,我赞他穿得真保暖,他很有经验地笑了,“今年还好啦,不刮风不下雨。”他说自己过完年就64岁了,今天是为父母来领粥的,“我父亲今年99岁了,母亲也90多岁了,每年腊八这天都要喝腊八粥的。喝了腊八粥,祈福健康平安嘛。”

排在他后面的是一位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老爷爷,身体真的超棒,今早还是骑电动车特意从建国北路赶过来的。腊八粥也不光是为自己领的,回家还要分给“左右邻居”的。

早上7:30,胡庆余堂药膳馆准时开始派粥。领粥的乐呵呵,派粥的也是乐呵呵的,每舀一勺还要念叨几句,“新年快乐、幸福安康、身体健康”……

胡庆余堂今年还特别从书法家协会请了人,现场为大家写福送福

是的,每天到了这一天,杭州人都习惯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,不仅是期盼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,更是有祈福平安健康之意。因为“粥”谐音“周”,所以还蕴藏有“诸事周全”之意。

杭州人爱喝“腊八粥”的习俗,可以一直追溯到南宋时期。周密所撰写的南宋杂史《武林旧事》卷三里就提及:“(腊月)八日,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、松子、乳蕈(即松乳菇)、方柿、栗子之类作粥,谓之‘腊八粥’。”

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中,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来历不一,有说是和佛陀成道前“牧女献乳糜”的故事有关,又有说是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感恩生活而施粥,还有说是为了纪念岳飞……但无论哪个说法,其实都是在传递美好的新年祝愿,反正喝就对了。

为了庆贺腊八节的到来,包括灵隐寺、法喜寺等在内的杭州市属各寺院今天也都会免费对公众开放,但需要注意的是,今年灵隐寺腊八粥只通过社区、媒体、慈善公益机构等单位公益对外发放,寺院内不举行腊八施粥活动。

据迟华所著的《杭州往事》描述,除了喝粥派粥,老杭州人还有腊八去寺院的习惯,但不完全是迷信,亦有出门走走、联络感情之意。寺院也不是随便选的,一为城隍山的海会寺,二为严官巷的开元寺,三为灵寿巷的义吾寺,四为羊市街的灵兰寺,五为清泰门的长庆寺,六为马坡巷的惠林寺,七为横河桥的报国寺,八为马市街的佛惠寺;俗称为烧八寺香。可惜,晚清时上述八寺多已残破不堪。

腊八过后,大家也可以开始辞旧岁、迎新春,“忙腊月”了哦!

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 记者 宋赟 夏阳

编辑 潘俐

审核 毛迪 王晨郁